科技成果轉化平臺
全部分類
全部分類
導電銅合金作為典型電子材料,是現代電子工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。高性能導電合金材料是光電子、微電子以及航空、航天等高新技術領域發展的關鍵基礎材料,也是我國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發展的重要支撐。目前我國在精密電子器件用超長微細絲、箔材制備技術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有明顯差距,相關產品大多需要進口,制約了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發展。“高張力銅合金超微絲制備技術”將打破超微絲高端領域國外壟斷的局面,系統研究全流程過程中的銅合金微觀組織、力學性能及導電性能,明確了合金成分、技術工藝、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四者之間的構效關系。最終得到直徑為0.03mm以下的銅合金超微絲制備工藝,實現銅合金超微絲的國產化。
主要技術指標:
(1)直徑0.03mm 以下的銅合金超微絲從原料到成品完全自主知識產權,全套產業化生產技術;
(2)軟態合金絲抗拉強度不低于 260MPa,延伸率不低于 20%,導電率不低于60%IACS;
(3)硬態合金絲的抗拉強度不低于600Mpa,導電率不低于75%IACS。
微電子及超微電子、新一代移動通信、智能機器人等產品的普及率不斷提升,對超精細高性能銅絲、高性能超薄銅箔的需求越來越大。在細微絲方面,國內市場不同規格銅細微線的供需關系存在巨大差別:直徑0.04mm以上的銅導線供大于求,價格低廉、競爭激烈;超細(直徑為0.015~0.04mm)銅導線的國內需求大于生產能力,60%以上依靠進口;直徑在0.015mm以下的超精細銅導線則基本依賴進口。0.04mm以下銅導線每年進口額高達300億元以上。
我國的生產企業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,僅能依賴進口日本古河的合金材料實現直徑0.03 mm 及以上導體的量產,而利用國內的合金材料,最小只能加工到直徑0.05 mm 的絲材,且性能不穩定,強度、電阻等指標無法達到要求。而且,在某些領域,如可視化醫療裝備、集成電路等,銅合金超微絲直徑要求達到0.01mm,這一制備技術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本。在國內,從材料、模具和裝備幾乎處于空白。
聯系人:姜先生
聯系電話:13921242650
郵箱:jmmii2019@163.com
聯系地址: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中南路1號
版權所有:江陰金屬材料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蘇ICP備20011811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江陰
站內搜索
